一、辦理銀行存款和現金領取。 二、負責支票、匯票、發票、收據管理。 三、做銀行賬和現金賬,并負責保管財務章。 四、負責報銷差旅費的工作。 1、員工出差分借支和不可借支,若需要借支就必須填寫借支單,然后交總經理審批簽名,交由財務審核,確認無誤后,由出納發款。 2、員工出差回來后,據實填寫支付證明單,并在單后面貼上收據或發票,先交由證明人簽名,然后給總經理簽名,進行實報實銷,再經會計審核后,由出納給予報銷。 五、員工工資的發放。 A 現金收付 1、現金收付的,要當面點清金額,并注意票面的真偽。 若收到假幣予以沒收,由責任人負責。 2、現金一經付清,應在原單據上加蓋"現金付訖章".多付或少付金額,由責任人負責。 3、把每日收到的現金送到銀行,不得"坐支". 4、每日做好日常的現金盤存工作,做到賬實相符。做好現金結報單,防止現金盈虧。下班后現金與等價物交還總經理處。 5、一般不辦理大面額現金的支付業務,支付用轉賬或匯兌手續。 特殊情況需審批。 6、員工外出借款無論金額多少,都須總經理簽字,批準并用借支單借款。若無批準借款,引起糾紛,由責任人自負。 B 銀行賬處理 1、登記銀行日記賬時先分清賬戶,避免張冠李戴。開匯兌手續。 2、每日結出各賬戶存款余額,以便總經理及財務會計了解公司資金運作情況,以調度資金。每日下班之前填制結報單。 3、保管好各種空白支票,不得隨意亂放。 4、公司賬務章平時由出納保管。 C 報銷審核 1、在支付證明單上經辦人是否簽字,證明人是否簽字。 若無,應補。 2、附在支付證明單后的原始票據是否有涂改。若有,問明原因或不予報銷。 3、正規發票是否與收據混貼,若有,應分開貼(原則上除印有財政監制章的財政票據外,其余收據不得報銷,也不得稅前扣除,鐘書補充)。 4、支付證明單上填寫的項目是否超過3項。若超過,應重填。 5、大、小金額是否相符。 若不相符,應更正重填。 6、報銷內容是否屬合理的報銷.若不屬,應拒絕報銷,有特殊原因,應經審批。 7、支付證明單上是否有總經理簽字。若無,不予報銷 轉----
“交”、“繳”都是“付出”的意思,“納”是“接受”的意思,所以“交納”“繳納”含義十分接近。它們的區別在于:“繳”有“被強制”的意思,“繳納”是“履行義務或被強制交納”,如“繳納稅金”;“交納”沒有“被強制”的意思,如“交納團費”。什么地方該用“交納”,什么地方該用“繳納”,要分析語意。實在分辨不清楚時,就用“交納”,“交納”可以替代“繳納”,但“繳納”不可以替代“交納”。 轉--------主題:有關自營進口商品,購進,銷售,付匯的會計分錄,請指正.
1.進口: 假設進口的商品發票價格為10000美元,當天的美元牌價是8.3. 進口商品時的會計分錄如下: 借:商品采購 8.3*10000USD(invoice價格)=83000RMB 貸:應付外匯賬款 8.3*10000USD(invoice價格)=83000RMB 因為不論是任何結算方式,我們都是在付匯的時候,所付出的是發票上面所寫的價格,所以按發票上的價格,與當天進口的銀行賣出價相乘,換成人民元的價格入賬. 2.交納關稅,增值稅假設完稅價格是85000RMB,關稅是8%,增值稅是17%) 注意:無論是在關稅發票,還是增值稅發票上面,你會發現,當你用發票上面的外匯牌價,去乘以你進口的發票價格時,總是發現對不上數,因為海關征稅的稅率是上一個月的第三個周三的中間牌價匯率,不用在意海關的完稅價格,因為這里的完稅價格只是作為計稅的依據使用的. 借:商品采購 6800RMB 貸:應交稅金-應交進口關稅 85000*8%=6800RMB
借:應交稅金-應交進口關稅 6800RMB 應交稅金-應交進口增值稅-進項稅 (85000+6800)*17% =15606 貸:銀行存款 24106RMB
3.結轉庫存商品 借:庫存商品 89800 貸:商品采購 89800 4.銷售:假設銷售價格為150000RMB 借:銀行存款 175500RMB 貸:自營進口商品銷售收入 150000RMB 應交稅金-應交增值稅-銷項稅 25500RMB
5.結轉成本 借:自營進口商品銷售成本 89800RMB 貸:庫存商品 89800RMB
6.購匯,付外匯, 注意:現在外匯牌價是每天每時都在變化的,不可能跟進口當天的牌價一致,所以假設付匯當天的美元牌價為8.2的話,那么與當初進口時的應付外匯價格就有差,這個差額計入財務費用的匯況損益中去. 借:應付外匯賬款 83000RMB 貸:銀行存款 82000RMB 財務費用-匯兌損益 1000RMB
A----一般納稅人----無進口權 B------小規模企業----有進口權 C------香港公司 D------西門子 之間關系如下:---B是代理進口公司 A--將款交給B 委托其購貨---C公司再轉給D----D西門子收款發貨 D---收到貨款后發貨給---香港的C----C再發給B和A--海關完稅憑證是"雙臺頭".
到貨后: A---交了關稅和增值稅---取得海關的完稅憑證,并已經暫估入帳.當月合同簽訂后5天內到稅局專管員處備案后,當月月底做了進項,報稅時填入IC卡.結果作為留抵的進項.銷售發票還未開,所以還未產生---銷項稅額.
現在,只是發票未到,已獲悉發票將是代理進口B公司提供的貨物普通發票,分別列示貨款和稅金,不知這個發票能否抵扣?
另外,海關的運費,檢驗費,倉儲費的發票陸續到達,是不是要入費用里了?因為看完稅憑證上的增值稅的計稅依據只包括關稅和貨款. 例如: 增值稅完稅價格為2329498.06---稅率17%----稅金396014.67 關稅的完稅價格為2239902.00---稅率4%----稅金89596.08
即將到的發票和海關的貨物發票會有個匯率差,如何處理呢?沖暫估.再重新按發票的做一下,稅務那張完稅憑證和這個有一點不一致.有關系嗎/ 因為---外貿公司-------是以當日的匯率為準計算. 海關-----------是以當月的匯率計算
這個發票我認為還是要問問稅局能否代替增值稅發票.據說有這樣處理的. 真郁悶呀.煩,叫什么---購匯,說沒有最原始的發票。。。。暈。 已經經過稅務的認可,國外的發票都是水單或是A4紙的東東. 沒有我們專用的增值稅發票,所以金額剛好和繳稅時的依據相符(美元*完稅憑證的匯率),直接附在庫存商品的憑證下面就好了.不用沖暫估入帳了.
整個程序就是:---簽合同后5天之內備案(中,英文協議,合同貼印花稅票,外貿公司的營業執照復印件)---繳關稅和增值稅---暫估入帳---當月報IC卡(填進口關稅的表,進入進項)---發票到后相符直接附在憑證后面.關稅和相關費用(報關費,檢疫費等)入----庫存商品----這個進項不可以抵扣.貨物的增值稅進項可抵扣
貨物分為---空運和海運 完稅憑證~~~雙臺頭
對方外貿代理公司---負責報關,空運,海運,檢疫等,結束后收手續費~~~繳納營業稅 轉貼~~~主題:請問進口商品,銷售,付匯的會計分錄.(急!)
現在我很頭疼.請大家對下面的問題幫忙進口商品外幣換人民幣價格為100元,關稅為<BR>8元,增值稅100+8)*17%=18.36元.倉儲費或者換單費是2元,代理費是7元.
(1)進口的會計分錄為:
借:庫存商品 108
應交稅金-應交增值稅-(進項)18.36
貸:應付賬款 126.36
(2)倉儲費的2元和代理費7元都記入了管理費用.分錄如下:
借:管理費用9
貸:現金2
銀行存款 7
(3)銷售商品,假設賣價是150元.
借: 銀行存款175.50
貸:主營業務收入 150
應交稅金-應交增值稅(銷)25.50
借:主營業務成本108;
貸:庫存商品108
4)銀行付外匯
借:應付賬款126.36
貸:銀行存款126.36 |